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水資源高效利用作為現代化改造的目標,把國家糧食安全和節水放在首位;以完善灌區工程設施體系和管理體系作為現代化改造的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智慧灌區建設作為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手段;以提升灌溉排水保證率作為現代化改造的重點,主要包括確保供水保障程度、滿足適時適量的灌溉及高附加作物的需水要求,堅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全面推進灌區現代化改造,盡快補齊工程和制度“短板”,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農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
依托現代化物聯網技術、3S技術、云技術、大數據技術和軟件應用技術,建立完善的立體感知體系、支撐保障體系、智能應用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實現灌區的智能化監測預警和自動化控制,提高灌區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采用自上而下的設計理念,堅持頂層設計、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技術框架,使各建設內容和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集成建設、集約管理,最大化系統整體效益發揮,同時減少后期運行維護成本。
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采用成熟技術和產品,強化物聯網、云計算中心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灌區實際,開發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兼容性和可擴展性的實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統一的平臺體系,提高灌區管理能力,促進灌區管理優化升級。
灌區信息系統的建設是能夠在灌區的實際運行管理應用并產生可觀效益為目的,結合灌區的特點,從實際需求出發,既不盲目追求技術上的先進,同時又兼顧耐久和實用,做好系統的需求分析,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資金,切實發揮系統建設效益。
立體感知體系:通過氣象、雨情、墑情、水情、閘控、視頻監控等前端監測設施,構建完善的灌區信息采集與監控的立體感知系統,為灌區信息化建設提供所需的基礎數據支撐。
自動控制體系:利用智能終端與互聯網相結合方法,采用新的自動控制設備,建設灌區水閘及口門的自動控制系統,實現灌區取水、輸水、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水資源管理以及田間高效用水等自動控制,為最終實現灌區供水自動優化處理、集中控制、少人值守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信息服務平臺:依托立體感知體系,建設灌區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對灌區基礎信息數據、實時運行數據、視頻監控數據、日常管理等相關數據的集中管理、統計分析與展示應用,為不同層面的供、用、排水運行管理者提供即時、豐富的運行信息。
智能應用體系:基于對灌區信息和數據的獲取與整合,借助現代控制理論方法,依靠各種數學建模優化算法,運用大數據理論,根據灌區取、供、用水管理的業務需要,在已建業務應用的系統上,開發建設智能應用體系,實現灌區智能仿真、智能診斷、智能預警、智能調度。
支撐保障體系:通過對信息中心、會商室、通訊機房、應用支撐平臺等運行環境的擴展和提升,建設規范、標準、現代的信息化運行基礎設施,為灌區信息和數據提供存儲、處理、計算、應用、展示的軟硬件環境,為灌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一個穩定、良好、安全的運行管理環境。
新開普研發的高效節水灌溉信息化平臺實現水源信息、用戶信息、充值管理、灌溉分析、水位監測、用電信息、故障報警、信息儲存、遠程控制等功能,滿足農業灌溉用水需求,節約......
本項目上應用了提灌站控制系統,蓄水池控制系統,水位監測設備,高效節水灌溉信息化平臺。加快當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
本項目中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系統實現不同區域內農灌業務、數據的獨立自主維護,確保不同區域農灌服務的個性化區域自治管理。通過對系統運行中基礎數據的收集,實現農業用水總......